国内化肥市场整体呈现 "原料强于成品,预期优于现实" 特征。尿素受国际招标刺激触底反弹,磷肥受制政策限价持续僵持,钾肥港口库存跌破安全线却未激活采购热情,复合肥预收进度滞后致企业库存高企。市场核心矛盾聚焦于 "高成本与弱需求"的博弈,秋需启动速度将成为下一阶段行情破局关键。
尿素: 先抑后扬,出口预期主导市场
上周尿素市场先抑后扬,价格波动幅度为50元/吨。7月末主流区域出厂价一度跌至1700元/吨以下,但受印度招标超预期提振,期货大涨带动现货情绪升温。截至8月6日,山东中小颗粒出厂价回升至1750~1800元/吨,企业停单现象增多。国内工农业需求仍疲软,但印标溢价叠加秋季肥生产原料采购预期,形成短期支撑。预计后市震荡偏强,需紧盯出口政策动向。
磷肥: 成本僵持,市场需求清淡
磷酸一铵维稳运行,湖北55%粉出厂价3420~3430元/吨,企业待发订单充足但下游抵触高价,成交商谈为主。磷酸二铵僵持整理,湖北64%自提价3800~3850元/吨,到库价4000元/吨,交投清淡。硫磺高位和磷矿石坚挺推高成本,但政策限价与出口收紧压制涨价空间。
钾肥: 供应收紧,静待秋需启动
氯化钾港口库存约195万吨,但补库缓慢致价格底部震荡。进口62%白钾港口价3150~3400元/吨,国产60%晶到站价3100~3200元/吨,盐湖藏格停产加剧供应紧张。硫酸钾因亏损减产,价格小幅走低。
复合肥: 区域分化,硫基强于氯基
目前,45%硫基复合肥出厂报价2880~3050元/吨,45%氯基复合肥出厂报价2450~2600元/吨。南方需求转淡,华北局部地区受干旱影响走货缓慢。成本端,尿素、氯化钾价格下跌缓解成本压力,但一铵价格坚挺限制降价空间。需求端,基层经销商备货意愿低迷,库存消化周期延长,企业开工率维持在低位,部分中小企业因订单不足选择停产检修。
综上所述,预计尿素后市短期震荡上行,关注出口政策及秋季生产节奏;磷肥市场仍将以僵持为主,待8月份出口配额耗尽后或现补货机会;复合肥方面,建议下游分批采购氯基肥,规避秋肥高价风险。(来源:中国农资传媒)